头像

什么是间接灸?

  昨天,即墨艾灸调理的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什么是直接灸,今天,再给大家普及下间接灸的概念及分类。同学们,搬好小马扎,开始上课喽!


 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,即在施灸前,把生姜片、蒜片或者盐等物垫在穴位处的皮肤上,再把艾柱放于其上点燃。相对于直接灸,隔物灸的热力较为温和。根据垫物和适应症不同,有以下几种分类:


  1、隔姜灸:


  将生姜切成1~2毫米的姜片,放在穴位上,再将艾柱点燃放于其上。可以用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,以利于热力向下渗透。当患者感到皮肤有较强灼热感时,可取下艾柱,进行下一壮。患者可以根据热力的强弱适当调整姜片的厚度。


  隔姜灸主要用于治疗虚寒型肠胃疾病,如消化不良、腹痛腹泻、胃肠神经痛以及慢性关节炎等。


  2、隔蒜灸:


  取厚度约1毫米的蒜片垫在皮肤上,其后操作同于隔姜灸。


  此法主要对早期肺结核,未化脓的疖肿以及虫蝎咬伤等有显著疗效。


  3、隔盐灸:


  用食盐填平脐孔,采用大艾灸平放于盐上连续施灸,直至汗出脉起、体温回升、症状改善。


  此法主要适于治疗虚脱和虚寒吐泻等症。


  4、隔葱灸:


  把葱白切成3~4毫米的葱片,或把葱白捣成泥状,敷于脐中(神阙穴)及四周,或直接敷于患处,放上大艾柱施灸,一般为5~7壮,以感觉温热舒适,不觉灼痛为度。


  隔葱灸适于虚脱、腹痛、尿闭、疝气以及乳腺炎等症。


  5、隔胡椒灸:


  取白胡椒末适量,加入面粉和水,制成硬币状圆饼,中间凹陷,填以适量药末(如丁香、肉桂、麝香等),将凹陷填平,上置艾炷施灸。每次灸5~7壮,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宜。


  此法主要适于胃寒呕吐、腹痛泄泻、风寒湿痹以及局部麻木不仁等。


  6、隔附子灸:


  取熟附子用水浸透,切片3~5毫米厚,中间用针穿刺一些小孔,放于穴位处,上置艾柱施灸。也可以将附子切细,研末,用黄酒调和成五分硬币大、4毫米厚的饼状,放于穴位上置艾柱施灸。


  此法对于各种阳虚病症,如阳痿、早泄、遗精,以及疮疡久溃不敛或一些阴虚症有显著疗效。


  7、隔韭菜灸:


  取韭菜适量,洗净,捣成泥状,制成圆饼,置于患处,再上艾炷灸之。每次灸5~7壮,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宜。


  主要治疗疮疡等症。


  8、隔蓖麻仁灸:


  取蓖麻仁适量,去壳后捣成泥状,制成硬币大的饼状,贴于穴位或患处,上置艾柱施灸。


  采用此法灸百会,可治疗子宫下垂、胃下垂以及脱肛;灸印堂、下关、阳白、颊车穴可治疗面瘫。


  9、隔黄土灸:


  用黄色粘土做成泥饼,中间扎一些小孔,一般热力渗透。将泥饼贴于患处,上置艾炷灸之。


  此法可治疗湿疹、白癣以及其他因湿毒而导致的皮肤病。


  10、隔陈皮灸:


  取桔皮晒干后研末,用生姜汁调成泥状,敷于中脘、神阙穴,上置艾柱灸之。


  本法适于治疗胃脘胀痛、饮食不振、呕吐呃逆等症。


  11、隔苍术灸:


  把苍术削成圆锥形,地面要切平,并用细针扎数个小孔,然后将尖头插进外耳道,在地面上置艾炷施灸。


  每次宜灸5~10壮,可治疗耳聋、耳鸣等症,孕妇禁用此法。


  12、隔甘遂灸:


  取甘遂末适量,加入面粉用水调成泥状,敷于脐中,上置艾炷施灸。


  用于治疗小便不通等症。


  13、隔皂角灸:


  取皂角切成片状,放于患处,上置艾炷施灸。


 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蜂蜇、蚊叮以及虫咬等。